-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版[10/30]
-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0/30]
-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0/30]
-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0/30]
-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0/30]
-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0/30]
-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0/30]
我国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重大疾病防控(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二是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实验室检测网络,各级实验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检测任务。总体来说,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
二是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实验室检测网络,各级实验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检测任务。总体来说,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疾控中心现在有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四个世界卫生组织的参比实验室。
在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方面,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每年向400多万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干预惠民服务,促进慢性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每年为1600多万适龄儿童免费开展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保护孩子们的口腔健康。强化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有效预防心梗、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健全体系,服务能力日臻完善。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和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目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在30到70岁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过早死亡率是指每个人在30到70岁之间死亡的概率。慢性病是导致人群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人民日报)
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法规。印发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发布实施防控类标准百余项。建立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提高了疾病防控工作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坚持预防为主,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大幅提升;实施免疫规划政策,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促进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
吴良有说,从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开始,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这意味着每个人在30到70岁之间死于四类重大慢性病的可能性为15.3%。与2015年18.5%相比,下降超过了3个多百分点。今后,我国将继续以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核心指标,积极推动慢性病的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不断减少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
三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援各地开展培训,结合多年防控实践,各级疾控机构的流调能力、处置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网址: http://www.zgmxbyfykz.cn/zonghexinwen/2022/0622/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