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何焕荣治疗呼吸系统慢病经验薪传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当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体系的完善,中医呼吸科门诊病人疾病谱多转为以慢病为主,包括慢性咳嗽、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目前中国社会慢

随着当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体系的完善,中医呼吸科门诊病人疾病谱多转为以慢病为主,包括慢性咳嗽、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目前中国社会慢病负担重、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较少,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慢病具有一定优势。何焕荣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和研究工作近60载,精于内科疾患,尤擅呼吸系统疾病。何教授临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慢病,获效满意,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重视四时之气,审证对药相宜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何教授谨于临床、勤于观察,指出人感应天地之气发而为病,临证用药一定要重视四时之气,含义有二:一为发病的节气多提示病邪性质以及疾病走向,二为病程的长短多左右诊病思路以及侧重方面。若患者秋冬发作、遇冷益甚,多体虚肺寒、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何教授善用炙麻黄,但用量不多,多在5~10 g,恐其收缩血管等弊端。若患者炎炎暑夏就医,不免夹湿、夹暑,处方多予藿香、佩兰芳香清化湿浊,但现代社会空调使用普及,酷暑仍有感寒发病者,临床不可一概论之。何教授指出,慢病患者常年发病,时作时休,要注意辨别病程中是否也有新感。若患者春季起病,选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轻清上举之品辛凉解表,合并有咽喉肿痛者,可加前胡、牛蒡子、桔梗、生甘草宣肺利咽。或患者换季时易感、干咳,考虑有过敏因素,酌加虫类药如全蝎、地龙清热息风,解痉通络,以祛除深伏之痰,防痰邪深潜而致咳嗽迁延难愈。而运用荆芥、防风这一对药,不必患其药性猛烈,四时均可起辛温发表之效。

2 蠲邪必先溯源,溯源又佐固本

李时珍云:“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何教授提出治肺三法“蠲邪、溯源、固本”,三法各有不同,但又不可截然分开,用方过程中需灵活合用,蠲邪必先溯源,溯源又佐固本,固本不忘蠲邪,互相为用,各有偏重。具体论治当分清急性与慢性病程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呼吸系统慢病急性发作为标,慢性迁延为本,病理因素以痰、热、瘀为主,凡治慢病须标本兼顾,与治疗急病荡涤祛邪迥异,故以发作期祛除病理产物而不伤正,稳定期扶正固本清泻余邪。痰之寒热虚实用药殊途,“冷白稀润静”可辨为寒,“热赤稠燥动”可辨为热,在“蠲邪”中通过“溯源”的手段以求取得更佳疗效。何教授温肺散寒化饮喜用麻黄、细辛、干姜,热痰者施桑白皮、黄芩,更甚者以金荞麦、鱼腥草、四叶参联用,针对肺热壅盛、咳痰频吐脓黄者疗效尤佳。然何教授指出临床中寒温并存者诸多,自拟加味定喘汤(炙麻黄5~10 g、紫苏子10 g、黄芩10 g、姜半夏10 g、桑白皮15 g、杏仁10 g、款冬花10 g、炙甘草5 g、炙百部10 g、炙紫菀10 g、白前10 g、化橘红10 g、象贝10 g、制地龙10 g)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病所致的咳、痰、喘疗效颇佳。若慢性病程较长,久病舌红伤及气阴者,何老取太子参、南北沙参补益心肺之气阴。另外,何老强调不可妄加收敛之药、见咳止咳实乃大忌。

通过祛除痰热瘀等病理产物,使人体三焦气机得以畅通,在此基础上,久病体虚者切不可忘固其本虚,即“固本”。何教授根据多年经验研制出参蛤散,对于慢病阻塞性肺病患者,常嘱其于稳定期将药粉灌胶囊服用或以水调服,方中西洋参、虫草菌丝、紫河车补肺益肾,蛤蚧纳气平喘,川贝清肺化痰,三七祛瘀生新,西洋参益气养阴,延缓或阻止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对于慢病患者,何教授还建议冬令时节服用膏方以调节脏腑盛衰、增强免疫,自拟养阴益气补肺方,药方组成:太子参30 g、南北沙参(各)15 g、天麦冬(各)15 g、桑白皮15 g、前胡15 g、辛夷15 g、炙紫菀15 g、白前15 g、桔梗10 g、生甘草10 g、玄参15 g、黄芩15 g、杏仁15 g、川浙贝(各)10 g、炙百部15 g、款冬花15 g、蒲公英30 g、僵蚕15 g、鱼腥草30 g。针对慢性咳嗽患者每获良效,可降低来年急性发作及感冒次数。除对症用药之外,何教授多以十全大补汤为底调补气血阴阳,辅拟亚健康和胃基本方加入其中,药物组成:紫苏梗15 g、制香附15 g、姜半夏15 g、炒青皮15 g、陈皮15 g、砂仁10 g(后下)、白豆蔻10 g(后下)、炒鸡内金10 g、枳壳15 g、薏苡仁15 g、谷麦芽(各)30 g、沉香曲15 g(包煎)。全方行气助运、培土生金,和法缓治,以竟全功。

3 斡旋三焦气机,开肺调脾解闭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网址: http://www.zgmxbyfykz.cn/qikandaodu/2021/0120/422.html



上一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慢性病诊疗系统设计与应用研
下一篇:“健康中国”视野下加强体力活动与防治慢性病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投稿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版面费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论文发表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