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2)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3 CSQ与SCL-90相关性分析表3结果显示,SCL-90分值与CSQ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呈负相关,与自责、逃避、幻想及合理化因子分值呈正相关。 表2 有心

2.3 CSQ与SCL-90相关性分析表3结果显示,SCL-90分值与CSQ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呈负相关,与自责、逃避、幻想及合理化因子分值呈正相关。

表2 有心理问题者与心理正常者CSQ评分结果比较(分,±s)应付方式有心理问题者(n=30)无心理问题者(n=50)t值P F16.26±2.128.19±2.373.32<0.01 F25.89±2.644.23±1.512.99<0.01 F34.25±1.815.64±1.763.02<0.01 F45.32±2.633.69±1.852.77<0.01 F55.97±2.864.23±1.962.75<0.01 F64.68±2.794.11±2.252.81<0.01

表3 SCL-90与CSQ的相关系数(r)注:1)P<0.01,2)P>0.05,3)P<0.05解决问题求助自责逃避幻想合理化躯体化-0.3481)-0.3291)0.3341)0.3151)0.3381)0.1353)强迫-0.0562)-0.0720.2032)0.1150.3161)0.0843)人际关系-0.4371)-0.4131)0.3951)0.3671)0.3911)0.2932)抑郁-0.4321)-0.4241)0.3941)0.3821)0.3921)0.3131)焦虑-0.4511)-0.4361)0.4111)0.4011)0.3991)0.3251)敌对-0.3261)-0.3411)0.2133)0.3591)0.3231)0.1533)恐怖-0.3711)-0.3591)0.3671)0.2842)0.3641)0.2432)偏执-0.0533)-0.1020.2382)0.1323)0.0923)0.1373)精神病性-0.0293)-0.0310.2352)0.0423)0.0613)0.1263)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程度总体较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7.5%,心理问题令人担忧,须引起医护工作者的注意。SCL-90测评结果显示,慢性病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表明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其主要表现为躯体化障碍、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恐惧及偏执症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躯体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生理不适,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认知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症状,如自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恐惧,甚至出现偏执及精神病性表现。这种负性情绪及不良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疾病康复非常不利,医护工作者应积极给予其心理干预,在对患者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积极帮助患者消除认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者与心理正常者的应对方式具有明显差别。有心理问题者在解决问题、求助两种积极应对方式上评分明显低于心理正常的慢性病患者,而在自责、逃避、幻想及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上评分明显高于心理正常的慢性病患者。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慢性病患者较多采用自责、逃避、幻想及合理化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解决问题与求助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会给疾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究其原因,慢性病作为一种终身疾患难以根治,病程迁延,预后差并逐渐有进行性的生理功能降低,导致患者对疾病治愈失去信心,从而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慢性病患者需面对生理上的长期改变、功能的减退、长期的治疗和检查的痛苦;还需要处理复杂的心理冲击,如自卑、伤心、沮丧、愤怒;此外,慢性病的存在也会造成患者社交互动的减少、社交范围的缩小。患者长期接受治疗、遵循医疗计划,或依循疾病所加诸于己身的限制(饮食、活动等),导致其基本需求受挫;加上疾病的好转与恶化交替出现,甚至濒临死亡,这种病情的无法预测性会使患者觉得是疾病操纵着自己,这些情形都会使得患者感觉失去控制感,导致患者对疾病失去信心,则会促使其更多地采取屈服的应对策略。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对患者进行应对方式的教育,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应对是指个体为了应付应激而采取的各种相应认知活动和行为活动。应对在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中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对健康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来看,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5]。有学者认为[6],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与社会心理刺激的强度有关,其应激反应的大小还受应付(应对)方式的影响,个体应付方式的选择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在应激情况下,采取合理的应付方式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至关重要。研究表明[7],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平衡心理、保护心理健康作用。本研究结果表3显示,SCL-90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评分呈负相关,而与自责、逃避、幻想及合理化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表明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即心理健康水平差者,对疾病较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则较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这一结果证实,应对方式的选择会与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相关性。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医护人员应明确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及不同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慢性病患妇属于电磁辐射的高危人群,主要表现为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为了妊娠的成功,孕妇应尽量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细菌、病毒,不能随意服用抗感染药物和解热镇痛药,怀孕头三个月是胎儿发育成形的重要时期,此时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孕期经历重大事件对孕妇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胎儿发育。孕早期母亲情绪悲伤,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导致流产或娩出畸形儿。母亲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惊吓及有忧伤、悲痛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加剧,内分泌也发生变化,释放出来的乙酰胆碱等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血液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Moutquin[2]发现孕期发生家庭成员生病、死亡、家庭关系破裂、经济困难等事件使早产的危险增加2.56倍。胡成平等人发现,孕妇神经质维度的分值越高越易发生早产。Sajedi等[3]研究发现,母亲抑郁与脑瘫的严重程度和类型相关。另外,Ezechi等[4]研究尼日利亚妇女早产危险因素时,发现紧张的工作增加早产的发生。这些均说明了孕期经历重大事件对孕妇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胎儿发育。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网址: http://www.zgmxbyfykz.cn/qikandaodu/2021/0422/801.html



上一篇:病人照料与乡村孝道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
下一篇:母亲与上帝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投稿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版面费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论文发表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