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社会支持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医务社会工作的启(5)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七)现有研究的不足 1.缺乏理论视角 要更好地弄清各种慢性病中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取决于全面地理解社会支持如何发挥作用的机制。倘若我

(七)现有研究的不足

1.缺乏理论视角

要更好地弄清各种慢性病中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取决于全面地理解社会支持如何发挥作用的机制。倘若我们不能理解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动态关系,将无法准确评估他们的关系,并设计将社会支持作用最大化的干预方案。后续研究应不局限于关注建立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而是将这种关系何以存在的机制具体化。更多地关注理论,也有助于澄清支持的哪些维度对自我管理尤其有效,并有利于对社会支持进行恰当的概念化提供方向。既有的研究大多将社会支持概念化为感受到的支持,而不是实际获得的支持。社会支持的认知和行为的维度存在明显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是一般(modest)。③Berkman LF, Glass T. “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health”, in Berkman LF, Kawachi I (eds.): Social Epidem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7-173.但在有关社会支持与健康的文献中,仍然不清楚社会支持的哪个方面对自我管理的哪种情境更重要。后续研究应区分究竟是患者建立支持可获得性的认知,还是实际发生了支持性的交换,对自我管理行为有更强的影响。我们可以推测当与疾病相关的特定支持实际发生时,它最可能有助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而对于一般性的支持类型,对支持性环境的感知可能提供对自我管理有益的情境。而且,未来的研究应更关注支持所需规模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网络所提供的支持是否与患者对支持的需要相匹配。例如,许多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获得有形支持比他们所需的更多。④Connell CM. “Psychosocial contexts of diabetes and older adulthood: Reciprocal effects”. Diabetes Educator, 1991, 17:364-371.

2.社会支持的作用主要局限于自我管理行为

如前文所述,成功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包含三项任务⑤Clark NM, Becker MH, Janz NK, Lorig K, Rakowski W, Anderson L. “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by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1991, 3:3-27.:(1)对照护做出知情决定;(2)进行疾病管理的活动;(3)运用有助于充分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但目前关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支持与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患者对照护做出知情决定,这方面的研究则较罕见。而关于社会支持如何促进患者习得并运用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既有研究已有一些零散的发现。例如,社会支持可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的动机、应对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①Berkman LF, Glass T. “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health”, in Berkman LF, KawachiI(eds.): Social Epidem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7-173.感知到支持的可得性也可能抑制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或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②Uchino, B. N., Bowen, K., Carlisle, M., & Birmingham, W. “Psychological pathways linking social support to health outcomes: a visit with the‘ghosts’ of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2, 74(7): 949-957.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质性研究亦显示,朋友表达的担忧,虽然令人感谢,但令受访者感到孤立。③Maclean HM. “Patterns of diet related self-care in diabetes”. Social Science and Medcine, 1991, 32:689-696.看起来,社会支持对慢病患者保持心理社会功能的技巧所起到的作用,需要根据不同病种、支持性质和特定人群进行具体分析。

3.社会支持概念本身的局限性

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文献并未对社会支持的角色进行更多的理解。部分原因在于社会支持这个概念本身。既有的研究者试图区分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如支持的类型,感受到的和实际发生的支持,需要的和获得的支持,对支持的满意度。社会支持这个概念的过度复杂性导致许多研究缺乏对这个概念的澄清。④Gallant, M. P.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chronic illness self-management: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Health Education& Behavior, 2003, 30(2): 170-195.

对自我管理起作用的社会性影响因素(social influences),并不止局限于社会支持。社会联结可以通过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社会角色、社会参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获取物质资源等方式,对健康结果施加影响。⑤Berkman LF, Glass T. “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health”, in Berkman LF, Kawachi I (eds.): Social Epidem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7-173.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关注社会互动不利于自我管理的方式。根据加兰特的观点,现有研究关于社会性因素对自我管理的影响缺乏深度,可能是因为自我管理的概念本身优先关注个体在疾病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因此,大多数研究关注影响自我管理的个人性因素(如知识、态度、自我效能、技巧),而忽略了影响自我管理的社会情境。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网址: http://www.zgmxbyfykz.cn/qikandaodu/2021/0728/1097.html



上一篇: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对虐待老人
下一篇:农村空巢老人的慢性照护困境基于江西省个家庭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投稿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版面费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论文发表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